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文化的國家,其中飲食的部分更是百花齊放。除了華人餐、馬來餐以外,印度餐也是主要的飲食文化之一。今天為大家整理了馬來西亞不可錯過的10大印度美食,來看看你究竟吃過了多少呢?
原味印度煎餅 Roti Kosong
這個相信不用多加介紹了,印度煎餅也稱飛餅或甩餅,是馬來西亞十分普及的平民美食,在街邊的嘛嘛檔(Mamak Stall)都可以找到。除了最普遍的Roti Canai,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加料”煎餅,如蛋煎餅(Roti Telur)、牛油煎餅(Roti Planta)、洋蔥煎餅(Roti Bawang)等等哦~
香蕉葉飯
把香蕉葉當成盤子,將飯堆在香蕉葉上,再配上不同的味道濃郁可口的咖喱雞、羊、魚、蝦或蘇東、木豆、蔬菜、香湯(酸辣湯)、炸薄餅和印度脆等等,不同的搭配讓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雖然看起來和Roti Canai有些類似,可是做法和吃起來的感覺都不一樣。這個烤面餅是將經過甩打厚實的面皮再將它放入甕里烤,用的油比較少,所以比較脆口比較香。Naan一般上吃法是把它切開后直接沾醬吃,也可以把它拿來和烤雞包在一起配醬料吃。
這道印度小吃源自南印度和斯里蘭卡,南傳之后在馬來西亞落戶。歐美人把它叫做String Hoppers(線條跳躍者)。它是用米漿、玉米粉和椰水做成的小吃,可用來沾糖和椰絲當點心吃,也有素食者將它配著咖哩當主食。小點心只有黑糖、白糖和椰絲作伴,是個簡單但美味的小吃哦!
印度基本主食之一的脆餅Thosai最常在早上吃。扁平的脆餅做成面積大大的,有些還可以達到直徑四五尺,頂部卷起,小荷尖尖的角。脆餅裝在碟上,可以配著馬鈴薯咖喱醬、椰子醬、或是碎薄荷葉混奶油的綠醬來吃??腿耸炙捍囡?,沾醬來吃,加上一杯濃郁的牛奶紅茶,就是豐富的一餐咯~
使用香料及乳酪把雞腌成紅色,再放進稱為“Tandoor”的泥窯內烤制而成,泥窯的高溫使烤雞的外面香脆,并鎖住肉汁,使雞肉依然嫩滑。盤子上綠色的沾醬和生洋蔥是搭配烤雞吃的,綠色的醬汁有點像意大利麵的青醬,但有些酸酸的味道,和肉出奇的相配哦~
印度式小吃。材料有黃瓜絲、沙葛絲、炸蝦餅、豆干塊、面粉條等。輕質量的食材配上特制的酸甜醬料,吃起來非常開胃,讓人欲罷不能!這個在街邊小檔就可以找到的小吃,大家千萬別錯過哦~
將紅鯛魚的魚頭與蔬菜放在辣味的咖喱中一起燉煮,再用酸酸的羅望子調味,就煮成了這道讓人一試難忘的魚頭招牌菜。你搭配米飯,也用松軟的小圓面包蘸食咖喱汁,讓面食的甜味可以中和咖喱的辛辣味。熬煮入味的魚肉、加上芳香的咖喱、誘人的味道,絕對讓你上癮。
印度同胞常以面餅類食物為主食,里面通常是沒有加料的,需要配上咖喱汁或雞肉一起吃。而Murtabak卻是中間有包餡料的印度煎餅,有些是包入了雞肉和洋蔥等,有些則是包入了起士和雞蛋。加了料的Muratabak餡餅單吃滋味已經很好,再搭配一小碟咖喱醬汁或配料,絕對是好吃到讓人吮手指啊~
拉茶是馬來西亞人民所獨創,拉茶其實就是奶茶,有些人把它稱為“飛茶”。拉茶起源自移民至馬來西亞的印度人。拉茶是用兩個杯子遠距離倒來倒去,看似拉來拉去,故名“拉茶”,“拉”得越長,泡沫越多,味道就越好。拉茶絕對是馬來西亞的代表性飲料之一,沒喝過,你就走寶啦~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