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制訂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世界遺產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
馬來西亞于1988年12月7日簽署成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此后大馬的歷史遺址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截至2021年,大馬共有4項世界遺產被核準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2項文化遺產和2項自然遺產。
>> 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 <<
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也被稱為神山國家公園,位于馬來西亞東馬沙巴州,于2000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京那巴魯山是東南亞海拔最高的山。公園里鳥語花香、植物種類繁多,是世界其中一個植物生態聚集地。
神山公園孕育了無數的花種,包括了蘭花、杜鵑、豬籠草等。此等百花齊放的場面吸引了觀光客到此一游,此般場景仿佛讓旅客身處在世外桃源、讓人渾然忘我。神山國家公園里擁有世界上最大花朵之一的萊佛士花,其直徑可以超過100公分,許多旅客都想一睹其風采。
>> 姆魯山國家公園 <<
姆魯山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林,也稱為皇冠上的明珠,在2000年與神山國家公園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姆魯國家公園里的奇珍異獸以及寵柳嬌花聞名世界。姆魯山國家公園擁有52,864公頃的面積,3,500種植物及20,000種動物。
姆魯山國家公園也擁有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洞、石灰巖石林以及最大的洞穴通道,人稱鹿洞。鹿洞里棲息了近兩百萬只的蝙蝠,是名副其實的蝙蝠洞。每當黃昏時分,蝙蝠將成群出動,一條不斷變換的弧形線將會從洞里涌出,造就一場雄壯奇景。各位登山愛好者可以來到此地挑戰其險峻山峰,并且征服它。
>> 馬六甲和喬治市 <<
馬六甲的政府建筑物、教堂、廣場和設防讓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5世紀的馬六甲王朝和16世紀初的葡萄牙和荷蘭列強占領時期,至于喬治市的商住建筑則象征18世紀末開始的英屬時期。
馬六甲市和喬治市兩座古城展示過去五個世紀中西方的文化與貿易往來,同時描繪了區內沿海城市定居點的發展過程,以及多元種族對文化和建筑的發展貢獻,甚至是他們的文化演變,當中包括本地馬來人和中國及南亞移民。兩座城市反映了不同勢力混合而成的獨特建筑、文化及城市景觀,是東亞和南亞獨一無二,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玲瓏谷地考古遺址 <<
玲瓏谷地考古遺址位于馬來西亞霹靂州距怡保約100公里的小鎮,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馬來西亞第一個被列入世遺的考古遺址。
1991年當地發現了距今1.1萬年的“霹靂人”化石。目前遺址包括兩個部分、共四個考古遺址,時間跨度距今180萬年前至一千年前,曾經是非洲以外最古老的人類活動遺跡。遺址類型包括洞穴遺址、露天遺址,舊石器時代的打造工場以及早期技術的證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玲瓏考古遺址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此外,遺址也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筑類型,是景觀上的卓越典范。